利用 GitHub Action 自动发布 PyPI 包
警告 ...
警告 ...
2020-01-23 草稿添加到博客,2023-03-12 恢复发布(Hugo 迁移过程遗漏)。 以此文纪念被偷走的三年时光。 有好几个礼拜,我们不得不一再重写同一封信,重抄同样的消息,同样的呼唤,这一来,一段时间过后,原本出自肺腑的话语竟变得空空洞洞了。但我们仍旧不由自主地抄了又抄,总想通过那些毫无生气的句子提供我们艰难生活的音讯。 ...
1 写于 2019-10-19,发表于 2019-12-28 2019 年 9 月末,我的电脑坏了,被迫临时使用 iPad 工作。在此记录一下想法。 硬件信息: iPad Pro 10.5 Smart Keyboard HHKB Professional BT 软件: Blink Working Copy iA Writer Drafts 系统: iOS 13.1 开发工作 由于开发工作不涉及本地环境,所以我只要全程 SSH,使用 tmux 和 vim 进行开发。iPadOS 上的终端工具我尝试过一些:Textastic, Code Editor (Coda), Blink 等。在这其中,我最喜欢的是 Blink 这个工具,足够简单,基本功能又够用: ...
在 Apple 官网上,有这么一份文档,指导了如何对调系统键盘的 Control 和 Caps。这么做的好处: 方便使用 Emacs,以及在所有支持使用 Emacs 风格快捷键的地方,比如 Safari 浏览器以及各种写作软件 Vim 中使用 Control 不依赖第三方 App 的情况下,舒服地切换 macOS 输入法,使用 Control + Space。就我的使用而言,比使用 Caps 要更稳定,自 Mojave 以来使用 Cpas 切换输入法时常出现不灵的现象
国内分钟级降水预报做得比较好的是彩云天气,但是 App 在 iPad 上尚不支持横屏与键盘快捷键。所以有时候想看是否降水要打开 App,体验是不怎么好的。好在彩云天气有大量的数据 API 提供给了开发者,并且仅仅用其中最简单的一些,就能得到和彩云天气自家 App 一样的降水预报功能(受限于设备无法实现降水事件的主动推送)。 ...
这阵子做的工作主要和性能优化有关,之前的一篇谈了如何获得采样数据,这里保存一些测试和采样的记录。
在 Python3.7 环境下,Uber 开源的 PyFlame 无法使用,而在容器环境中,py-spy 又有诡异的问题。考量各种「采样」工具后,发现只有内置的 cProfile 才是稳定、可靠的。 但是对于复杂的 Flask App,大量使用 cProfile 执行采样非常不方便。本文将给出一个在 Python3.7 的容器环境下经测试可以正常工作的例子。原理是在 app 初始化后,添加 werkzeug ProfilerMiddleware(也许可以翻译成采样中间件)。 ...
写于 2019-04,发表于 2019-08 今天在实验室写文档,有几个学弟学妹在讨论本系的老师。其中谈到了 H 老师,有个同学认为 H 老师上课讲的无关的东西太多了,总是在抱怨工作中不愉快,而没有专心讲课。 ...
本文只是对 Evernote OCR 系统的简单介绍,没有涉及到具体的工程实践。
《人类简史》 至于第一个成为“现代人”的,其实是意大利水手亚美利哥·韦斯普奇(Amerigo Vespucci),他曾在 1499~1504 年多次航行前往美洲。而在 1502~1504 年间,欧洲有两篇描述这些航程的文章发表,一般人们相信就出于韦斯普奇之手。这两篇文章提出,哥伦布发现的小岛旁边应该不是东亚,而是一整个大陆,而且不管是《圣经》、过去的地理学者或是当时的欧洲人,在先前都不知道这块大陆的存在。1507 年,地图绘制大师马丁·瓦尔德泽米勒(Martin Waldseemüller)相信了这种说法,出版了新版的世界地图。于是,这片西班牙船队向西航行所碰上的土地,终于首次以一块独立大陆的姿态出现在地图上。既然要画,瓦尔德泽米勒就得给它取个名字,但他误以为发现美洲的人是亚美利哥·韦斯普奇,因此为了向他致敬,这片“大陆就被命名为“America”(美洲)。瓦尔德泽米勒的地图洛阳纸贵,其他许多地图绘制师也跟着有样学样,因此“美洲”这个名词就这样广为流传。说来也算是老天有眼,到头来,全球有 1/4 的陆地、七大洲之中的两洲,名字就是来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意大利人,而他唯一做的事就只是有勇气说出“我们不知道”。 ...